close

  
  文化藍皮書指出,廣州藝博院投入多回報少,影響力有待拓寬 羊城晚報記者 鄧勃 攝(資料圖片)
  廣州547處文保單位2/3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羊城晚報記者 夏楊 通訊員 欒儷雲
  “文化遺產不能只重視申報而不重視保護利用!”由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廣州文化藍皮書指出,廣州547處文保單位2/3未得到充分利用,“莫讓文化遺產變成歷史花瓶”!
  尷尬現狀
  廣州與他城差距不小
  多年來,廣州先後完成了廣州公社舊址、沙面建築群等修繕保護,同時對一批重要文保單位如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陳家祠等周邊環境進行了整治,使文物成為旅游熱點。但藍皮書指出,作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廣州對文化遺產的利用開發與北京、西安等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更有較大的差距。
  “比如,廣州投資籌建了廣州藝術博物院,對沙面建築進行了大規模整飾,南越王博物館也花了不少人力和財力,可惜的是投入多,回報少,影響力還不夠大,廣州獨特的嶺南文化旅游仍未充分發揚光大。”藍皮書認為,廣州怎樣將文化和旅游相結合還未找到一個最佳結合點。
  “目前廣州的博物館數量較少,種類較單一。全市547處文物保護單位還有2/3沒有充分開發利用。”藍皮書認為,廣州文化遺產工作的現狀同廣州經濟高速發展和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仍存在不少差距!
  剖析根源
  文物利用一味“吃現成飯”
  為何文保單位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藍皮書分析,目前廣州文化遺產工作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缺少符合廣州實際的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全面規劃,沒有整體樹立廣州文化旅游鮮明形象,缺乏精品意識和拳頭產品。“旅游部門對文物的利用還停留在‘吃現成飯’層面,對文物景點的投入遠比不上對人造景觀或建造假古董的投入!”
  其次,由於歷經滄桑,廣州不少文化遺產如古寺廟、古祠堂、古建築現在面積比以前小了許多,展覽場地狹窄,內部功能不全,外部沒有廣場停車。一些文物古跡旁邊的歷史風貌被破壞,造成文化景點建築標誌不明顯,不少文物古跡被掩蓋在現代“石屎森林”中,嚴重影響文物景觀。
  另外,對文化遺產的宣傳推介不夠,廣州的馬路兩邊、報紙、雜誌上極少見到有關文化遺產的廣告。不少游客來到廣州,不知道哪裡有文物古跡可以參觀,文化遺產知名度不高。宣傳不足也使得市民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價值,有些文化遺產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被破壞。
  建言獻計
  請下決心做出“拳頭產品”
  “文化遺產保護不能只停留在申報了多少個文保單位層面,沒有後續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及其學術科研推動其傳承與發展,文化遺產充其量只能是裝飾城市文化的歷史花瓶!”藍皮書認為,要保護利用好廣州的文化遺產,首先要抓好廣州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的總體規劃,形成層次豐富、佈局合理的人文景觀與現代化都市渾然一體的、具有廣州特色的城市文化環境。
  其次,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過程中,廣州文化遺產保護應有質的飛躍,改變過去文化遺產粗放型的做法,認真研究“拳頭”產品,集中寶貴的財力,扶強扶優,下決心開發一批有知名度、文化歷史價值高、地方特色鮮明的文化遺產。“比如,要重建北京路風貌,恢復南越王墓地山體面貌,加快南越王宮博物館的建設,促進陳家祠的深度開發,大力開發南海神廟,籌建沙面博物館,重現五羊觀風采等。”
  近年來,廣州不少區、行業在籌建博物館和私人博物館,比如陳李濟藥業博物館、廣州郵政博物館等,藍皮書還指出,在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方面,廣州應抓住時機,因勢利導,積極扶持各區、各行各業建立博物館和私人博物館,發揮行業博物館和私人博物館的作用。編輯:王燕子  (原標題:穗文保單位2/3未充分利用 文化遺產只是歷史花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a30iapeg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